【虹鸟叽叽喳】会教书的老师与不会教书的老师有哪些区别呢?发表时间:2022-03-25 08:58 【虹鸟叽叽喳】针对这个话题,虹鸟特地采访了很多资深老教师,总结出会教书的老师和不会教书的老师分别是怎么样的。 ※不会教书的老师通常是: 1.不会教的教师会把简单的知识教复杂了,把容易的知识教难了。 2.不会教的老师生怕学生的回答跟老师预想的答案不一样,怕学生答错了,而不是想听到学生的独立见解。 3.不会教的老师把自己的答案端给学生,而不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去发现、总结。 4.不会教的老师心里只有教案,喜欢自己滔滔不绝,而不是把时间尽量留给学生。 5.不会教的老师教完课就“万事大吉”了,而不是把教后反思当做课堂的延续。 6.不会教的老师把自己教错的东西悄悄改掉,而不是让学生去发现、纠正老师出现的错误知识。 7.不会教的老师喜欢不懂装懂,领着学生转迷魂阵,千方百计让学生配合自己,而不是教出自己的风格。 ※会教书的老师有以下特质:
2.对学情的研究不能放松,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,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指导,给学生们所需要的。 3.不采取全程“讲讲讲”的填鸭式教学的方式,注重启发式教学。 不用“讲讲讲”的方式,是因为这样老师真的好累,但是学生不一定会。老师嗓子废了,感动了自己,却没有感动学生。 4.要真的在眼里、心里、课堂上有学生,不管是目标的定位,还是教学的设计,都应该以学生为核心,为学生服务,老师担任一个引导者、点拨者的角色。 学生就像用户,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,才能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。而学生的需求就是学习,学生需要学什么,老师就帮他掌握什么。 5.教学中要有所取舍,不贪心,不盲目。擅于借助题目给学生串联知识点,舍去不必要的习题,有这样的舍,才换来了更好的得。 6.教学思维先进,不仅仅关注知识的学习,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。通过现阶段高考的考察方式可以得见,现在已经不是知识点背得扎实与否的年代。 不管是国家出台的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,还是国家对各学段课标的修订,对课程的改革等,都体现出来对学生素养的关注。而素养的培养首要的是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,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思维的培养。比如现行倡导的情景项目式学习,就是给学生一个生活中的项目或问题,让学生调用所学知识,广开思路,解决问题。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应的就是现阶段学习的考察方式,而这些,单靠背过一些零碎的知识是无法实现问题的解决的。 7.将知识与生活对接,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。上一条提到培养学生的思维,而将学习从生活中拿出来,融入到学科中去,再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,这样才是学习的最终价值和意义。 比如会教书老师的数学的教法不是“告诉学生数学知识,学生用这个知识去解题就行了”。而是“抛出一个生活问题,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,然后通过验证,去解决这个生活问题”。 例如: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。会教书的数学老师这样上:抛出问题:学校花坛需要一块警示牌,我们想做成一个长方形的,要怎么做?学生猜想:要四条边,两条长,两条短。学生验证:教师让学生使用三角尺、长方形教具,去验证,得出结论,长方形是对边相等,四个角是直角。学生解决问题:按照这样的特征设计警示牌。如此,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了知识,并且应用知识去解决了生活问题。 8.了解学生的心理,具备一定心理学的知识。不同年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,如果不了解学生,老师在面对学生的会感觉吃力,而如果掌握了相关知识,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,分析出他背后是什么样的心理,从而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。 9.对学生充满耐心,甚至有爱心。一个会教书的好老师,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,他还会关注学生的生活,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。 比如,班里哪个孩子趴着桌子上,他不会第一时间批评,会先问问孩子,你是不舒服吗?再比如,班里哪位同学看上去状态不对,老师也会第一时间关心,并且给到学生应有的安慰。老师被学生喜爱原因往往是,学生觉得她真的关心每一个人:学生饭卡没钱了,老师会请他吃饭;一个学生家境贫寒,老师会偷偷给他买新衣服;一个学生在宿舍偷偷哭,老师偷偷把他带出去散心,跟他谈心等等 10.有自己被学生喜欢或敬佩的特点或人设,自带光环吸引学生。所谓,亲其师,信其道。学生喜欢老师了,才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指导。 好的老师教学好,能吸引学生,教学过硬,学生都佩服。好的老师还可能有自己的特点,譬如很幽默,学生都喜欢听他说话。还有的好老师,可能会有自己的其他特长。譬如有的老师经常在学校艺术节上大方溢彩,学生不自觉地都喜欢。总之,会教书的老师可以让学生看到他们更多的方面,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离自己很近,不自觉的就让学生亲其师,信其道。 今天关于【虹鸟叽叽喳】的内容就谈到这里了,关注虹鸟招教,更多教师编热门话题等着你!
文章分类:
齐鸟叽叽喳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