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

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?

发表时间:2025-04-09 16:42作者:齐鸟教师

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落实,是深化课程改革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。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实践的核心环节,需将政治认同、科学精神、法治意识、公共参与等素养目标融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。齐鸟从目标分层、情境创设、评价反馈三方面探讨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,阐明如何通过系统性设计实现素养培育与课程目标的有机统一。   


一、以目标分层对应素养要求   


教学设计应明确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,将宏观的素养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。例如,在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”一课中,教师可将课程目标拆解为知识、能力、价值观三层:知识层面要求学生理解制度的基本框架;能力层面培养其分析制度优势的逻辑思维;价值观层面强化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。通过分层设计,确保每一环节均指向特定素养的培育,避免目标模糊或泛化。   


二、以情境创设促进素养内化   


真实情境是连接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。教师需结合社会热点、历史案例或模拟场景,引导学生运用政治学科思维解决问题。例如,围绕“基层民主协商”主题,可设计社区议事会模拟活动,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,体验公共参与的流程与规则。在此过程中,学生不仅能掌握协商民主的理论知识,还能在实践中形成法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,实现知识迁移与素养提升的双重目标。   


三、以评价反馈衡量素养达成   


教学评价需突破传统纸笔测试的局限,构建多维度、动态化的评价体系。例如,在“法治中国”单元教学中,可引入案例分析报告、辩论表现、社会实践记录等多元评价方式,重点关注学生能否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、能否在公共议题中体现理性态度。同时,通过学生自评、同伴互评、教师点评等形式,形成持续反馈机制,帮助其明确素养提升方向。   


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?


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融合,要求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落脚点,通过目标分层、情境实践、动态评价的系统化策略,将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有机结合。关注齐鸟教师,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哦~